欢迎来到武汉亚心总医院!

 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亚总新闻

『关注』热҈热҈热҈,“60年来最热夏日”需防“热中风”!

作者:yunwei    发布时间:2022-08-19 17:30:56

热+1

热+1

热+1

热+1

骄阳似火,热浪滚滚

连日高温天气“超长待机”

图片

让饱受高温“烤验”的网友

也忍不住调侃

“包邮区热成保熟区”

“湖北热成糊北”

武汉变成了“捂汗”


图片


然而

值得提醒的是

天气热

“热中风”也是不得不防的高发疾病!


很多人都认为,脑血管疾病多在冬天发生,熬过了寒冬腊月,到了夏秋季节就终于可以“松口气”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,夏秋季节其实也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这不,家住汉阳的陈女士(化名)就“中了招”。


图片




近日,由于在高温下持续作业,陈女士开始感觉“吃不消”——大量出汗后,陈女士渐觉头晕、站立不稳,随即昏迷倒地,呼唤不应……这可吓坏了一起工作的同事们。大家迅速将她送往亚心总医院进行救治,经过抢救及系列检查后发现,原来,陈女士是由于高温所导致的急性脑出血,好在及时得到了正确的救治,陈女士已经脱离危险并于前不久顺利出院。




无独有偶,在外劳作的余师傅突然感到头痛头昏、视物模糊、一侧手脚麻木,活动也有些不灵活了,继之昏倒在地。大家以为他是中暑了,急忙将他送到医院。医生发现余师傅左侧肢体不能动弹,言语不清,呈半昏迷状态,考虑为脑血管病的突发,急诊脑部CT检查,结果诊断为“脑梗死”,并不是中暑,这种夏天发生的中风有人称之为“热中风”。


图片


“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要格外注意预防旧疾复发。”亚心总医院神经内外科赵斌杰主任说道。




天气热,警惕“热中风”


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,它有两个高峰期:一个是秋冬交替季;一个就是气温32℃以上的盛夏。有研究表明,当气温上升到32℃以上时,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%,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,危险性还会增加。这一现象被称为“热中风”。


有相关研究报告显示:每年夏天开始,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。赵斌杰主任指出:夏秋季出汗多、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高温心烦等影响,脑血管病一旦发作,就多是脑卒中等急症,更需警惕。


图片


夏天天气热,人体大量排汗、体内水分流失,可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,加大了血栓形成的概率,从而容易发生血管堵塞,诱发中风。


图片

夏天空调使用不当也是诱发中老年人中风的重要原因。夏天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,导致室内外温差很大,老年人,尤其是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尿病人,进出房间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,就会导致脑血管不断收缩、舒张,出现脑部循环障碍,发生中风。


图片


赵斌杰主任提醒,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夏季有可能比寒冷季节时稍低,如果此类患者依旧按照冬天的剂量服用降压药物,易出现头晕、脑供血不足等症状,再加上空调风、喝冷饮等造成的冷热不均,“热中风”自然成了夏季的高发病。


图片
Get到这些“信号”可救命


然而,脑血管疾病出现前,还是会发出不少预警信号的,我们若是能够及时“接收”到,还是可以更好地避免严重危机的。

1、突然出现头痛、恶心呕吐;

2、突然出现头晕、行走不稳或突发不能言语;

3、突然出现口角歪斜、流口水;

4、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发麻、无力或活动不灵;

5、口舌发麻,吐词不清或吞咽困难;

6、有一过性的眼前黑朦,有时还有视物不清、重影的情况。


图片
“热中风”这样预防

为了预防“热中风”,需要谨记以下四点。首先,夏季要控制好高血压、高血脂和糖尿病,做到科学用药。其次,科学饮食。饮食尽量清淡,少吃高脂肪的食品,适当多喝水防血液黏稠。再次,要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,劳逸结合,注意防暑降温。最后,保持乐观心态。一旦感觉闷热难受,突然出现一闪而过的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言语不清及半身麻木、肢体感觉异常等现象,不要以为是天热吃不好、睡不好的原因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

图片


最后,赵斌杰主任提醒广大市民,高温天预防脑血管疾病,首先要避免在高温时外出。建议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,选择在天气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。其次,要及时补充水分。既往有心脑疾病的患者,要加强对血压的监测,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。


图片


图片


赵斌杰 

武汉亚心总医院神经内外科  主任  

主任医师

图片

脑肿瘤、垂体瘤、脑动脉瘤、三叉神经痛、面肌痉挛、脑积水、颈动脉狭窄、 脑出血、颅脑损伤、脊髓肿瘤、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显微、微创手术治疗。


门诊时间:周一全天、周五上午


END


图片

 
Copyright © 2022-2023 Jetsum All Rights Reserved. | 鄂ICP备18025378号 技术支持:武汉捷讯
晚间门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