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武汉亚心总医院!

 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亚总新闻

“栽跟头”别大意:童年里的“七龙珠”,还能集齐

作者:运维    发布时间:2024-03-18 09:10:09

 日前,新闻报道:日本《龙珠》《阿拉蕾》等经典漫画的作者鸟山明,因急性硬膜下血肿去世,享年68岁。


图片


乍闻消息,童年里的“七龙珠”散落一地;熟悉的小悟空、龟仙人……与陌生的疾病名交织一体。


图片

















神经内外科的医生说,其实,急性硬膜下血肿并不算陌生,而是最常见的血肿类型,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。


那么,它到底是什么?

可不可以重新开始

寻回曾经的生动、热血与勇气?

好,咱们从“头”开始

图片


图片
01
从“头”说起


人的头部最外层是头皮,头皮之下是颅骨,颅骨与大脑之间夹着一层致密膜状组织,便是今日的主角——脑膜,它是对大脑进行支撑的“保镖”。


这名保镖(脑膜)从外到内又细分为三层:硬脑膜、蛛网膜、软脑膜。硬脑膜与脑组织(大脑)表面有很多血管相连,这些血管叫做“桥静脉”。一旦桥静脉撕裂,就会导致出血,当血涌入硬膜下方,便形成了大量的血肿(如下图蓝色所示),就叫做硬膜下血肿。


图片


图片


神外小科普:有“医”说一


硬膜,是头骨下一层坚韧似牛皮纸那样的膜,事关它,就是咱大脑的“保镖”受伤了,并且绝大多数情况来自于外伤,按程度划分,有两种——


1.硬膜下血肿:重型颅脑外伤。

一边对脑组织产生压迫,造成原发挤压伤;另一边,脑血液循环回流受阻,造成静脉栓塞和颅内高压,后期形成脑肿胀、脑疝。死亡率相对较高。


2.硬膜外血肿:血肿发生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(上图红色所示)。出血形态呈“双凸形”或者“梭形”,但患在遭受外伤时,前、后期都处于昏迷,但中间有一段时间会清醒。对脑组织损伤较小,及时手术,死亡率较低。

图片


图片
02
摔倒、撞击到头得警惕!


读到这里,想必大家就会对“急性硬膜下血肿”一点即通了。

它属于颅内出血后,血液积聚在硬膜下腔,并对脑组织施加压力的一种凶险、危急、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。说白了,脑组织和血管受到突袭后,受了重伤。


图片


图片

追根溯源,不外乎——


1.头外伤。既然是外伤,大家一定都会想得到,交通意外、高处摔落、被重物砸伤、或是一把栽倒地上,脑门或后脑勺着地……总之,能让头部受到剧烈撞击的都算。


2.非外伤,临床上叫自发性急性硬膜下血肿,但比较少见,且多发于老年人。为啥呢?



图片


这种类型的“袭击者”之所以爱欺负老人家,主要是它深谙,人上了年纪后,大脑会发生自然萎缩的现象。大脑萎缩后会与颅骨产生一定的缝隙(距离),这时候再加上脑表面血管出血——与颅骨相连的血管悬吊在硬膜下。万一再来点碰撞,血管就更容易被撕裂、扯断。


所以,血管硬化、高血压、脑血管病(比如动脉瘤)、服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、颅内压增高等会增加这种病发的风险。


图片
03
典型表现,须谨记


















图片


这时候,大家估计会想问了——

那有人外伤后,当时看起没事,可过几天就有问题了!

还有养娃的家长们开始纷纷担忧,娃们经常磕磕碰碰……


怎么知道是不是这种病呢?这样几个典型症状,须谨记

①50%的病例发生时,会昏迷。

②部分人有短暂的“中间清醒期”,随后开始出现呕吐、头痛、肢体偏瘫、抽搐、肌力障碍、癫痫等症状。


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特急性病例,发展快,伤情重,死亡率高达50%~80%。

图片


图片
04
这四句,关键时能救你!


平时需注意:开车时系上安全带、骑行时戴上头盔。


图片


①老龄、幼童特别要小心谨慎,减少跌倒、摔跤、撞击引起头部外伤;

②重视头痛。

另外,长期口服阿司匹林、华法林等心血管病药物的患者,一旦出现不适,及早就诊;


脑部已受撞击:且出现偏瘫、失语、快速昏迷,越早就诊,越早治愈。


图片

时间就是生命,时间就是脑细胞

正确识别及早对待

果断处理,积极就诊



图片

延伸科普


急性硬膜下血肿能否抢救回来,主要跟脑部受损程度、血肿的大小、是否及时救治有关。


①对于出血量少、无中线移位、无偏瘫症状的病人可以采取保守治疗;

②如病人出血量较大、 中线移位≥l.0cm、伴有瞳孔意识改变的, 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, 已经发生脑疝的病人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;

③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, 也尽量采取保守治疗, 必要时可以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。


END


审稿专家:

神经内外科周毅副主任、游慧超医生


图片

图片


特别声明:

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不代替医院的检查和治疗。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。图片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 


晚间门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