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亚总 发布时间:2022-02-18 09:16:58
俗语有云:“立春天渐暖,雨水送肥忙。”一年之计在于春,春季如何看雨水。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它的到来,代表着两层含义,一是天气回暖,降水量逐渐增多了,二是在降水形式上,雪渐少了,雨渐多了。
如果说,“立春”是春意萌发的第一乐章,那么雨水之后便是进入了气温回升,乍暖还寒的第二乐章,一派“春雨至,万物生,雨水润泽万物”的景象。
根据雨水的这一特性,咱们顺应当令的养生应当如何呢?和小编一起,来看看武汉亚心总医院中医科怎么说吧~
副主任医师
顺应四时阴阳,向来是中国人的养生之道。雨水节气中,地湿之气渐升,且晨有露霜,故而,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。
春季肝旺而脾弱,雨水之后,随着降雨有所增多,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。所以,不要过多地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凉茶,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。
大枣、菠菜、荸荠、甘蔗、山药等。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,宜食果蔬及汤粥,如枸杞粥、银耳粥等,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、决明子、西洋参等。
雨水后,春风送暖,致病的细菌、病毒易随风传播,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。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,注意锻炼身体,增强抵抗力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另外,雨水仍是早春节气,要注意“倒春寒”,特别是北方,仍然较为寒冷,因此,不宜于做过于激烈运动,以便让肝气和缓的上升,避免因为体内能量(中气)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,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、上火等症状。
雨水时节,冬去春来,寒气始退,阳气升发,而人们的肌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,稍不注意,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。雨水节气天气较凉,要注意根据气温搭配衣服。
情绪篇:心平气和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言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。” 所以,此时要保持心情舒畅,肝气条达,以养春日里的“升发”之气。心静则气血平稳,既不会扰乱心血,也不会损伤心气。心气充沛,方能滋养脾脏,养脾得以健胃。春天的天气多变,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态。
最后,亚心总医院中医科李雪松主任提醒大家:顺应中医之“春生夏长”规律,通过合理饮食、情志调节、适度运动,配合药膳指导,“导引”之术等中医特色养生方法,不仅能强韧您的身心体魄,更能为“一年之季在于春”的中国哲学锦上添花!
医院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子湖北路300号
联系电话:4000-800-600
邮箱:wuhanagh@163.com
网址:www.wagh.com.cn
公交站点:可乘202、394、562、653、707、760、k1、k2、k4路
到太子湖北路江城大道口(公交站)下
轨道交通:地铁6号线江城大道站下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